Song Yingxing, Tian gong kai wu, 1637

Table of contents

< >
[2.6.1.] 油品
[2.6.2.] 法具
[2.6.3.] 皮油
[2.7.] 殺青第十一卷
[2.7.1.] 紙料
[2.7.2.] 造竹紙
[2.7.3.] 造皮紙
[3.] 天工開物卷之下
[3.1.] 五金第十四卷
[3.1.1.] 黃金
[3.1.2.] 銀
[3.1.3.] 附:朱砂銀
[3.1.4.] 銅
[3.1.5.] 附:倭鉛
[3.1.9.] 附:胡粉
[3.1.10.] 附:黃丹
[3.2.] 佳兵第十五卷
[3.2.1.] 弧矢
[3.2.4.] 火藥料
[3.2.5.] 硝石
[3.2.6.] 硫黃詳見燔石卷
[3.2.7.] 火器
[3.3.] 丹青第十六卷
< >
page |< < (五六a [56a] ) of 461 > >|
123五六a 也。 凡小麥既颺之後, 以水淘洗塵垢淨盡, 又復晒亁,
後入磨。
凡小麥有紫、 黃二種, 紫勝于黃。 凡佳者每石得
麪一百二十
劣者損三分之一也。 凡磨大小無定形,
大者用肥健力牛曳轉, 其牛曳磨時用桐壳掩眸, 不然
則眩暈。
其腹繫桶以盛遺, 不然則穢也。 次者用驢磨,
兩稍輕。
又次不磨, 則止用人推挨者。 凡力牛一日攻麥
二石,
驢半之。 人則強者攻三斗, 弱者半之。 若水磨之法,
其詳已載《攻稻》“水碓”中, 制度機同, 其便利又三倍于牛
犢也。
凡牛、 馬與水磨, 皆懸袋磨上, 上寬下窄。 貯麥數斗

Text layer

  • Dictionary
  • Places

Text normalization

  • Original
  • Regularized
  • Normalized

Search


  • Exact
  • All forms
  • Fulltext index
  • Morphological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