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 Yingxing, Tian gong kai wu, 1637

Page concordance

< >
Scan Original
121 五五a [55a]
122 五五b [55b]
123 五六a [56a]
124 五六b [56b]
125 五七a [57a]
126 五七b [57b]
127 五八a [58a]
128 五八b [58b]
129 五九a [59a]
130 五九b [59b]
131 六十a [60a]
132 六十b [60b]
133 六一a [61a]
134 六一b [61b]
135 六二a [62a]
136 六二b [62b]
137 六三a [63a]
138 六三b [63b]
139 六四a [64a]
140 六四b [64b]
141 六五a [65a]
142 六五b [65b]
143 六六a [66a]
144 六六b [66b]
145 六七a [67a]
146 六七b [67b]
147 六八a [68a]
148 六八b [68b]
149 六九a [69a]
150 六九b [69b]
< >
page |< < (五七a [57a] ) of 461 > >|
125五七a 羅匡之底用絲織羅地絹爲之。 絲所織者, 千石
有損,
若他方黃絲所爲, 經百石而已朽也。 既成後,
寒天可經三月, 春夏不出二十日則鬱壞。 爲食適口,
及時也。
凡大麥則就舂去膜, 炊飯而食, 爲粉者十無一
焉。
蕎麥則微加舂杵去衣, 然後或舂或磨以成粉而後
食之。
盖此類之視小麥, 精粗貴賤大經庭也。
攻黍稷粟粱麻菽  小碾 枷具圖
凡攻治小米, 颺得其實, 舂得其精, 磨得其粹。 風颺、 車扇
而外,
簸法生焉。 其法篾織爲圓盤, 鋪米其中, 擠勻揚播。

Text layer

  • Dictionary
  • Places

Text normalization

  • Original

Search


  • Exact
  • All forms
  • Fulltext index
  • Morphological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