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 Yingxing, Tian gong kai wu, 1637

Table of contents

< >
[1.2.25.] 花本
[1.2.26.] 穿經
[1.2.27.] 分名
[1.2.28.] 熟練
[1.2.29.] 龍袍
[1.2.30.] 倭緞
[1.2.31.] 布衣  赶  彈  紡具圖
[1.2.32.] 枲著
[1.2.33.] 夏服
[1.2.34.] 裘
[1.2.35.] 褐  氊
[1.3.] 彰施第三卷
[1.3.1.] 諸色質料
[1.3.2.] 藍澱
[1.3.3.] 紅花
[1.3.4.] 造紅花餅法
[1.3.5.] 附:燕脂
[1.3.6.] 槐花
[1.4.] 粹精第四卷
[1.4.1.] 攻稻  擊禾軋禾 風車水碓 石碾臼 碓篩 皆具圖
[1.4.2.] 攻麥 颺 蘑  羅具圖
[1.4.3.] 攻黍稷粟粱麻菽  小碾 枷具圖
[1.4.4.] 攻治成糧諸色圖
[1.5.] 作咸第五卷
[1.5.1.] 鹽產
[1.5.2.] 海水鹽
[1.5.3.] 池鹽
[1.5.4.] 井鹽
[1.5.5.] 末鹽
[1.5.6.] 崖鹽
< >
page |< < (六八a [68a] ) of 461 > >|
147六八a 刻結成。 盖皂角結鹽猶石膏之結腐也。 凡鹽淮揚場者,
質重而黑, 其他質輕而白。 以量較之, 者一升重十
兩,
長蘆者只重六七兩。 凡蓬草鹽不可常期,
數年一至,
或一月數至。 凡鹽見水化, 見風鹵, 見火
愈堅。
藏不必用倉廩, 鹽性畏風不畏濕, 地下疊藁
三寸,
任從卑濕無傷。 周遭以土誇泥隙, 上盖茅草尺許,
百年如故也。
池鹽
凡池鹽, 宇內有二, 一出寧夏, 供食邊鎮; 一出山西解池

Text layer

  • Dictionary
  • Places

Text normalization

  • Original

Search


  • Exact
  • All forms
  • Fulltext index
  • Morphological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