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 Yingxing, Tian gong kai wu, 1637

Table of contents

< >
[1.4.2.] 攻麥 颺 蘑  羅具圖
[1.4.3.] 攻黍稷粟粱麻菽  小碾 枷具圖
[1.4.4.] 攻治成糧諸色圖
[1.5.] 作咸第五卷
[1.5.1.] 鹽產
[1.5.2.] 海水鹽
[1.5.3.] 池鹽
[1.5.4.] 井鹽
[1.5.5.] 末鹽
[1.5.6.] 崖鹽
[1.6.] 甘嗜第六卷
[1.6.1.] 蔗種
[1.6.2.] 蔗品
[1.6.3.] 造糖 具圖
[1.6.4.] 造白糖
[1.6.5.] 峰蜜
[1.6.6.] 飴餳
[2.] 天工開物卷中
[2.1.] 陶埏第七卷
[2.1.1.] 瓦
[2.1.2.] 磚
[2.1.3.] 罌甕
[2.1.4.] 白瓷 附青瓷
[2.1.5.] 附:窯變 回青
[2.2.] 冶鑄第八卷
< >
page |< < (八十a [80a] ) of 461 > >|
171八十a 神竒也。 凡割脾取蜜, 蜂子多死其中。 其底則爲黃蠟。
深山崖石上有經數載未割者,
其蜜已經時自熟, 土人
以長竿刺取,
流下。 或未經年而扳緣可取者, 割錬
與家蜜同也。
土穴所釀多出北方, 南方卑濕, 有崖蜜而
無穴蜜。
凡蜜脾一斤煉取十二兩。 西北半天下。 盖與蔗
漿分勝云。
飴餳
凡飴餳, 稻、 麥、 黍、 粟皆可爲之。 《洪範》云: “稼穡作甘。” 及此乃
窮其理。
其法用稻麥之類浸濕, 生芽暴乾, 然後煎煉調

Text layer

  • Dictionary
  • Places

Text normalization

  • Original
  • Regularized
  • Normalized

Search


  • Exact
  • All forms
  • Fulltext index
  • Morphological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