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 Yingxing, Tian gong kai wu, 1637

Table of contents

< >
[1.2.35.] 褐  氊
[1.3.] 彰施第三卷
[1.3.1.] 諸色質料
[1.3.2.] 藍澱
[1.3.3.] 紅花
[1.3.4.] 造紅花餅法
[1.3.5.] 附:燕脂
[1.3.6.] 槐花
[1.4.] 粹精第四卷
[1.4.1.] 攻稻  擊禾軋禾 風車水碓 石碾臼 碓篩 皆具圖
[1.4.2.] 攻麥 颺 蘑  羅具圖
[1.4.3.] 攻黍稷粟粱麻菽  小碾 枷具圖
[1.4.4.] 攻治成糧諸色圖
[1.5.] 作咸第五卷
[1.5.1.] 鹽產
[1.5.2.] 海水鹽
[1.5.3.] 池鹽
[1.5.4.] 井鹽
[1.5.5.] 末鹽
[1.5.6.] 崖鹽
[1.6.] 甘嗜第六卷
[1.6.1.] 蔗種
[1.6.2.] 蔗品
[1.6.3.] 造糖 具圖
[1.6.4.] 造白糖
[1.6.5.] 峰蜜
[1.6.6.] 飴餳
[2.] 天工開物卷中
[2.1.] 陶埏第七卷
[2.1.1.] 瓦
< >
page |< < (一b [1b] ) of 461 > >|
174一b
凡埏泥造瓦, 掘地二尺余, 擇取無沙粘土而爲之。 百里
之內必產合用土色,
供人居室之用, 凡民居瓦形皆四
合分片,
先以圓桶爲模骨, 外畫四條界。 調踐熟泥, 疊成
高長方條。
然後用鐵線弦弓, 線上空三分, 以尺限定,
泥不平戛一片,
似揭紙而起, 周包圓桶之上。 待其稍幹,
脫模而出, 自然裂爲四片。 凡瓦大小古無定式, 大者縱
橫八九寸,
小者縮十之三。 室宇合溝中, 則必需其最大
者,
名曰溝瓦, 能承受淫雨不溢漏也。 凡坯既成, 幹燥之
後,
則堆積窯中燃薪舉火, 或一晝夜或二晝夜, 視窯中

Text layer

  • Dictionary
  • Places

Text normalization

  • Original
  • Regularized
  • Normalized

Search


  • Exact
  • All forms
  • Fulltext index
  • Morphological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