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 Yingxing, Tian gong kai wu, 1637

Page concordance

< >
Scan Original
201 十五a [15a]
202 十五b [15b]
203 十六a [16a]
204 十六b [16b]
205 十七a [17a]
206 十七b [17b]
207 十八a [18a]
208 十八b [18b]
209 十九a [19a]
210 十九b [19b]
211 二十a [20a]
212 二十b [20b]
213 二一a [21a]
214 二一b [21b]
215 二二a [22a]
216 二二b [22b]
217 二三a [23a]
218 二三b [23b]
219 二四a [24a]
220 二四b [24b]
221 二五a [25a]
222 二五b [25b]
223 二十六a [26a]
224 二十六b [26b]
225 二十七a [27a]
226 二十七b [27b]
227 二十八a [28a]
228 二十八b [28b]
229 二九a [29a]
230 二九b [29b]
< >
page |< < (二十六a [26a] ) of 461 > >|
223二十六a 此低錢也。 若高錢銅九鉛一, 則擲地作金聲矣。 凡將成
器廢銅鑄錢者,
每火十耗其一。 盖鉛質先走, 其銅色漸
高,
勝于淞銅初化者。 琉球諸國銀錢, 其模即鑿鍥鐵
鉗頭上,
銀化之時入鍋夾取, 淬于冷水之中, 即落一錢
其內。
圖并具後。
附:鐵錢
鐵質賤甚, 從古無鑄錢。 起于唐藩鎮魏博諸地, 銅貨不
通,
始冶爲之, 盖斯須之計也。 皇家盛時則冶銀爲豆,
伯衰時則鑄鐵爲錢。
併志博物者感慨。

Text layer

  • Dictionary
  • Places

Text normalization

  • Original

Search


  • Exact
  • All forms
  • Fulltext index
  • Morphological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