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 Yingxing, Tian gong kai wu, 1637

Page concordance

< >
Scan Original
251 四十a [40a]
252 四十b [40b]
253 四一a [41a]
254 四一b [41b]
255 四二a [42a]
256 四二b [42b]
257 四三a [43a]
258 四三b [43b]
259 四四a [44a]
260 四四b [44b]
261 四五a [45a]
262 四五b [45b]
263 四六a [46a]
264 四六b [46b]
265 四七a [47a]
266 四七b [47b]
267 四八a [48a]
268 四八b [48b]
269 四九a [49a]
270 四九b [49b]
271 五十a [50a]
272 五十b [50b]
273 五一a [51a]
274 五一b [51b]
275 五二a [52a]
276 五二b [52b]
277 五三a [53a]
278 五三b [53b]
279 五四a [54a]
280 五四b [54b]
< >
page |< < (四一a [41a] ) of 461 > >|
253四一a 則九馬從前緩曳, 一馬從後竭力抓住, 以殺其馳趨之
勢,
不然則險道也。 主大車行程, 遇河亦止, 遇山亦止,
曲徑小道亦止。
徐、 兗、 汴梁之交或達三百里者, 無水之
國所以濟舟楫之窮也。
凡車質惟先擇長者爲軸, 短者
爲轂,
其木以槐、 棗、 檀、 ( 用榔榆 ) 爲上。 檀質太久勞則發燒,
有慎用者合抱棗、 槐, 其至美也。 其余軫、 衡、 箱、 軛則諸木
可爲耳。
此外, 牛車以載芻糧, 最盛晉地 路逢隘道則牛
頸系巨鈴,
名曰報君知, 猶之騾車群馬盡系鈴聲也。
北方獨轅車,
人推其後, 驢曳其前, 行人不耐騎坐者,

Text layer

  • Dictionary
  • Places

Text normalization

  • Original
  • Regularized
  • Normalized

Search


  • Exact
  • All forms
  • Fulltext index
  • Morphological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