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 Yingxing, Tian gong kai wu, 1637

Page concordance

< >
Scan Original
431 五四a [54a]
432 五四b [54b]
433 五五a [55a]
434 五五b [55b]
435 五六a [56a]
436 五六b [56b]
437 五七a [57a]
438 五七b [57b]
439 五八a [58a]
440 五八b [58b]
441 五九a [59a]
442 五九b [59b]
443 六十a [60a]
444 六十b [60b]
445 六一a [61a]
446 六一b [61b]
447 六二a [62a]
448 六二b [62b]
449 六三a [63a]
450 六三b [63b]
451 六四a [64a]
452 六四b [64b]
453 六五a [65a]
454 六五b [65b]
455 六六a [66a]
456 六六b [66b]
457
458
459
460
< >
page |< < (五五a [55a] ) of 461 > >|
433五五a 線閃爍不定, “夜光”乃其美號, 非真有昏夜放光之珠也。
次則走珠, 置平底盤中, 圓轉無定歇, 價亦與璫珠相仿。
( 化者之身受含粒, 則不複朽壞, 故帝王之家重價購此。 ) 次則滑珠, 色光而形不甚
圓。
次則螺蛓珠, 次官雨珠, 次稅珠, 次蔥符珠。 幼珠如粱
粟,
常珠如豌豆。 琕而碎者曰璣。 自夜光至于碎璣, 譬均
一人身而王公至于氓隸也。
凡珠生止有此數, 採取太
頻,
則其生不繼。 經數十年不採, 則蚌乃安其身, 繁其子
孫而廣孕寶質。
所謂珠徙珠還, 此煞定死譜, 非真有清
官感召也。
( 我朝弘治中, 一採複二萬八千兩。 萬歷中, 一採止得三千兩, 不償所費。 )

Text layer

  • Dictionary
  • Places

Text normalization

  • Original

Search


  • Exact
  • All forms
  • Fulltext index
  • Morphological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