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 Yingxing, Tian gong kai wu, 1637

Table of figures

< >
[31] 牛碾
[32] 濕田擊稻木桶
[33] 塲稻
[34] 木礱
[35] 土礱
[36] 風扇車
[37] 水碓圖板閘
[38] 盖利用茅
[39] 水蘑柱 袋麥 齒
[40] 橛障水坡
[41] 赶稻及菽圖石
[42] 舂杵臼
[43] 麪羅 撞機
[44] 小碾圖梁粟稷麥皆用此碾 石衮
[45] 打枷圖
[46] 佈灰種鹽日中掃鹽 潮墩 先日撒灰 草蕩
[47] 淋水先入淺坑淺坑 深坑
[48] 海鹵煎煉牢盆
[49] 蜀省井鹽小河 小河
[50] 鑿井圖竹身 利鈇
[51] 無火井處煬龜燃薪井鹵 曲竹 火井 小河
[52] 轉繩汲井放同下井牛則左旋竹同長丈 井
[53] 池鹽南風結熟 引水入畦
[54] 軋蔗取漿圖犁檐
[55] 出筍 鴨嘴
[56] 澄結糖霜瓦器黄泥水 瓦溜 小孔
[57] 造瓦鉄綿戛過 熟泥 瓦模桶中有四界痕
[58] 瓦坯脱桶
[59] 泥造塼坯
[60] 磚瓦齊水轉銹窯
< >
page |< < (十八b [18b] ) of 461 > >|
48十八b 以早熟者爲稷, 則近之矣。 凡黍在《詩》、 《書》有虋、 芑秬、 秠等
名,
在今方語有牛毛、 燕頷、 馬革、 驢皮、 稻尾等名。 種以三
月爲上時,
五月熟; 四月爲中時, 七月熟; 五月爲下時,
月熟。
揚花結穗總與來、 牟不相見也。 凡黍粒大小, 總視
土地肥磽、
時令害育。 宋儒拘定以某方黍定律, 未是也。
凡粟與粱統名黃米。 粘粟可爲酒, 而蘆粟一種名曰高
粱者,
以其身高七尺如蘆、 荻也。 粱粟種類名號之多,
黍稷優甚。
其命名或因姓氏、 山水, 或以形似、 時令, 總之
不可枚舉。
山東人唯以穀子呼之, 倂不知粱粟之名也。

Text layer

  • Dictionary
  • Places

Text normalization

  • Original

Search


  • Exact
  • All forms
  • Fulltext index
  • Morphological index